Covid-19 期間的飲食習慣是如何變化的?
冠狀病毒的傳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許它對環境的影響將為烹飪和餐飲的新模式奠定基礎。
幾周前,我們談到了明星廚師如何採取行動,為那些在管理100%家庭家庭生活方面有困難的人提供建議,他們經常通過社交網路分享可持續購物的食譜和技巧。
但我們的例行公事真的改變了嗎?讓我們看看統計數據。
專家告訴我們,在衛生緊急時期,消費者的選擇一直傾向於準備熟食,更喜歡冷凍保鮮和食品,避免新鮮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唉,惡化迅速。
除此之外,許多國家的智慧工作或禁閉讓我們重新高興地放慢腳步,在家吃早餐,避免了因為工作節奏緊張而跳過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的壞習慣,或者通過吃不健康的工業小吃或羊角麵包等垃圾食品來開始新的一天。
我們特別看看亞洲發生的事情。亞洲消費者不太可能回到外出就餐的習慣,一旦科維德-19大流行后生活恢復正常,他們更喜歡送餐、外賣和在家吃飯。
3月6日至17日,中國、香港、臺灣、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11個市場的6000多名受訪者參與調查。
其中,在中國,8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家裡吃飯的比疫情爆發前要頻繁,其次是香港的77%。在韓國、馬來西亞和越南這一數位為62%。
這些都是有趣的數位,讓我們瞭解病毒的傳播是如何從根本上改變與食物相關的社會習慣的。也許,在這一時期獲得的新常規,即使在大流行結束后也會繼續下去,這使我們開始問自己飲食的未來和我們現在知道的餐廳概念。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討論它...敬請期待!